建筑可以是一个叙述载体,一个疗愈的空间,比如在西班牙昆卡。这种疗愈足够抵御来自历史世代的伤痕,也可以驱散作为一个现代人对过去的无知和寂寥。如果不是亲身抵达,我会相信所有对昆卡的描述只是小说里的一座虚构之城:在那里,不用穿越,人们就生活在历史之中;在那里,我们不用竭力去探求和重塑一座城市的文化孤本,它们不仅陈列在博物馆的橱窗中,它们就是你时刻脚踏着的这块土地,就是你时刻呼吸的每一立方摩擦古老城墙的空气。
城市档案
西班牙昆卡位于乔卡河和胡卡河交汇处,它的起源和形成可以追溯到公元711年穆斯林统治时期。1177年9月21日,昆卡被阿方索八世带领的基督军队所攻占。在15世纪的前期,昆卡成为当时有名的纺织中心,出产羊毛等产品。1588年发生的瘟疫大大影响了随后几个世纪昆卡及西班牙其他内陆城市的发展。19世纪,西班牙被划分成多个省份,而昆卡城就成为了昆卡省的省会了。昆卡古城于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由于河川冲刷侵蚀而成的断崖险壁的壮观景致,还让它被称为“中了魔法的城市”。
昆卡启示录(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可借鉴的人类遗产保护样本
如今昆卡分为高城和低城,高城也就是昆卡的古城部分,新城从19世纪开始迅速发展而成。古城由于防守的原因,建于两个中间高处崎岖的岬角上。
置身于昆卡这座城市,除了好奇迷人的建筑风光,还会惊叹整座古城人们生活与世界遗产和谐相融。如何对人类遗产进行保护和利用?昆卡一定是一个可供借鉴的典型标本。
这里不用圈地修门票,人们每天的日常生活就在古迹和历史中展开,世界遗产不是尘封的躯壳,人的活动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应该说,这得益于完善的世界遗产保护制度。
众所周知,西班牙是拥有最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的国家之一,西班牙世界文化遗产城市保护组织是于1993年成立的非盈利性机构,致力于共同保护这些文化和历史的遗产。昆卡古城一直就处于这种
保护制度之中,这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历史古迹的商业化和功利化:
几乎每座古建筑都可以成为非常有特色的旅馆或餐厅,最典型的莫过于著名的昆卡地标空中悬屋C asasC olgadas,它建于14世纪,是当时的皇家别墅,现在看上去倒像一个危房,从外表看上去很难让人相信如今已是一个美术馆和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