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东明县的郑女士这两天甚是苦恼,半月个多前她花1200元请人给漏雨的厨房做防水,这几天连续降雨,房子倒是不漏了,房顶却成了水池子。
郑女士家的厨房一下雨就漏水,半月个多前,她逛街时遇到两个人,他们用机动三轮车拉着防水材料,正招揽生意。郑女士说明自家厨房的情况后,其中一人告诉她,他们用的是新型PVC防水材料,效果特别好,保证十年不漏。
双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商定防水材料每公斤4元,不收工时费。郑女士心想,房顶不到30平方米,二百块钱应该绰绰有余。两位“防水师傅”忙活了一个小时,还没干完。邻居提醒说,涂薄薄一层防水材料就行,涂得太厚既浪费材料还影响效果。郑女士赶紧上房查看,只见整个房顶都被涂了厚厚一层防水材料,一问才知道已用了330公斤防水材料,按每公斤4元计算,需要1320元。经过一番理论,郑女士只付给了对方1200元。
近日,连续降雨,房顶倒是不漏了,却积了满满一房顶水。郑女士上房一看,发现房顶的四个下水口全堵了,原来是防水材料用得太多,太阳一晒,多余的防水材料融化后流淌,堵塞了下水口。郑女士打“防水师傅”的电话,对方以生意忙为由不能前来,再打对方就不接电话了,再后来对方关机。
郑女士到县消协求助,消协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流动做防水的,没有任何手续和相关营业资质,流动性强,管理部门很难监管。这名工作人员建议:房屋漏水,最好找专业、正规、具备装修或房屋补漏资质的公司维修;同时还要做到,事前明确约定,事中注意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