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较吸引公众眼球的一则新闻是,《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指出,与需求相比,目前水利行业仍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污染严重以及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等问题突出,水利设施不完善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尽管《规划》并未提出“十二五”期间水利建设的总投资数额,但结合2011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不难看出,《规划》可谓是为进一步贯彻和落实2011年1号文件而推出的具体细则。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水利建设将明显提速,建设投资将进一步增大。
早在一年前,水利建设的号角就已经响起。有报道称,2011年的水利建设开局良好,中央水利投资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141亿元。据预计,“十二五”期间的水利投资为1.8万亿元,而今后10年的水利投资更将达到4万亿元,水利建设将迎来黄金10年。
4万亿元——人们对这个名词再熟悉不过了。当年4万亿元的刺激依然历历在目: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4万亿元的经济提振计划中,有 3.2万亿元直接用于工程建设,为创造财富神话打下了环境基础。当年,有水泥企业在几个月内净利润上涨超过200%,一些本来实力不算太强的企业更是在中国连续多年的基础建设、房地产建设项目的推动下,如沐春风,成为行业巨擘。可以说,“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建材工业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效益最好的5年。